发布时间:
十载风雨兼程,十载春华秋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天镇县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踔厉奋发、奋楫笃行,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奋力写就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天镇篇章。为了继往开来,接续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天镇县融媒体中心推出“非凡十年·奋进天镇”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天镇十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鼓舞人心的奋斗成果,展示全县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奋斗幸福生活的感人场景。今天让我们来看第三期——《 从人去地荒“空心村”到长城文旅“新地标” 天镇县走出魅力旅游名县新路纪实》。
塞上边城,延陵故地。环翠雄浑,起云霞而为霓裳;洋河逸秀,泛涟波绝增颜色。从远古时代到文字可考历史,这里曾是恐龙繁衍生息的乐园,曾是“狼烟烽火、烈酒悲歌”的古代战场,曾是“商队往来、驼铃清脆”的茶马驿站,曾是“四方辐辏、联袂成云”的边贸榷场,曾是“高举红旗、播撒星火”的革命故里,407处遗址遗存,诉说着这里“中原门户”的区位特点、“边关锁钥”的历史属性和“民族融合”的文化特色,也是我县走出魅力旅游名县新路的资源依托。
遥望天镇县境之北,百里长城横卧于环翠南麓。作为长城入晋“第一站”,我县境内现存明代长城遗址62.213公里,途经3个乡镇14个行政村,沿线有明代军堡8座,“八堡一城”的军事布局成为明代“九边”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县境内还存有战国、汉、北魏三个朝代的长城遗址,共计11.928公里。从战国到明代,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7世纪,天镇长城展示出的是一幅涵盖10余个民族部落、横跨2000余年的历史图卷,流传着赵武灵王挥戈逐胡骑、北魏道武帝巡边赐贡酒、唐太宗饮马长城歌、明守将醉修错长城、康熙帝题号康字湾等众多传奇传说。
李二口村地处阴山支脉南麓,明长城脚下,距天镇县城12公里,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碰撞交融的前沿锋线,北方民族部落与汉民族在这里演绎着一幕幕“烈酒悲歌”的兄弟情仇和“茶马互市”的商贸传奇。
当历史的尘烟散尽,百战归来的李二口,产业短板明显、农业基础薄弱、人居环境脏乱、民生事业凋敝、空心化问题突出,贫瘠的土地撑不起村民的衣食住行,始终无法摆的脱贫穷枷锁让村民难以看到幸福的样子。面对在贫困泥淖中挣扎的一方人民,天镇县委、县政府以“不拔掉穷根,愧对这一方水土、一方百姓和五百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决心和信心,部署展开“李二口易地扶贫搬迁和文旅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势要啃下这块贫中之贫的硬骨头。
自2018年开始,县委、县政府统筹推进李二口易地扶贫搬迁与民俗文化村建设项目,新建仿古住房325间,重现“青砖灰瓦、斗拱飞檐”的塞北明清风貌,彰显古意、留住乡愁;建成边贸商业街、民俗窑洞客栈30间、山溪亲水带等景观设施,让景区整洁便利且趣味盎然;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杏林广场、“丰收节”广场、停车场、村庄大门等,打造星级服务,提升景区档次;建成四类文化展馆,分别是历史文化陈列馆、“石头记”大观园、书画艺术传习、红色文化记忆馆,可承接游览、研学、党性教育等活动。打造出“三区四馆多广场,杏林长城天然趣,傍山滨水商贸街,青砖黛瓦民宿居”的山水田园综合体。
就在李二口长城文旅万事俱备、整装待发之际,从中央到省市不断传来“政策东风”,党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省委、省政府出台《山西省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公路规划纲要》;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长城、古城、恒山、云冈”四张大同“文旅品牌”。正是县委、县政府对政策的精准预判,让李二口长城文旅在百舸争流中抢得先机。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立起“帅字旗”,为长城沿线14个行政村的乡村振兴打开“突破口”,为我县走出魅力旅游名县新路落下“关键一子”。
五年来,当地依托传统产业基础,做强杏林种植,规模养殖、小杂粮种植等传统产业,同时引入黑陶加工、玉石加工、卡卡手创、思阳文创、农家乐等文旅产业,初步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五年来,当地实施本土人才回归工程,成立闫雪君、叶建波个人工作室,借助天镇籍文化大咖的号召力提升李二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李思阳、罗志超、雷素清等许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打造本土人才梯队。
五年来,当地深度挖掘红色文化、长城文化、军旅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打响李二口农民丰收节庆典、李二口长城文化节两大文化品牌,形成《天镇长城史稿》一书、《李二口传奇之唐王赐名》连环画一册。
五年来,当地全面涵养自然生态, 建设水景观一处,规划发展万亩经济林,深入推进村庄、街巷绿化,营造山水共生、林田互动的自然景观,打造乡村振兴的生态“驱动”。
五年来,当地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力量,在前期选派王江、王志勇等得力干将,担任李二口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三项建设”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构建“一网尽管、一员多管、一管到底”的“党建+网格”模式,汛期安全、私挖滥采、长城保护、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等各类工作,全部入网到员。
李二口长城文旅发展是在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中干成的一件大事,也是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干成的一件大事。2020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亲临李二口调研指导;2020年省委书记林武在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李二口,与壶口、王莽岭并列称为“黄河、长城、太行山”三大文旅版块的地标景区;2022年省委副书记、省长蓝佛安莅临长城之畔,就李二口长城文旅进行深入调研;2022年市委书记卢东亮、市长张强多次深入李二口,实地指导李二口长城文旅开发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央、省市县聚力攻坚,从人去地荒的“空心村”,到全省长城文旅板块“新地标”,再到国家4A级长城景区,李二口村实现了完美“蝶变”。
在李二口的一枝独秀的同时,也带出了长城沿线的百花齐放。我县按照“突破一点、带动一线、盘活全域”的思路,对标“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相继推进逯家湾镇薛三墩、张仲口,新平堡镇新平堡、保平堡,谷前堡镇白羊口、水磨口等3个乡镇14个行政村村的长城文旅开发,谋划布局“天镇•红酒谷”、薛三墩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西洋河生态旅游康养综合体等各类项目16个。
长城文化滋养一方水土,长城精神引领一方民风,长城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如今,我县长城沿线农文旅融合发展,架构已成,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在现等五大工程扎实推进,魅力旅游名县扬帆起航,长城文旅产业正逐步成长为长城沿线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其带动下,关北巨刹慈云寺、波光旖旎南洋河,塞北瑶池温泉水、古堡化石新平堡、鬼斧神工盘山石窟、温润艳丽天镇紫玉、远古神兽“天镇龙”化石、天然氧吧黑龙寺林场等特色文旅资源,也将逐步挺进市场,不断擦亮首都看山西的第一印象,打造大同对接京津冀的文化堡垒,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天镇篇章,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