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在推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科技教育工作担负着人才支撑的重任,任重道远,结合当前我县实际,2018--2022年科技教育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和计划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体目标
坚持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教育提升六大工程,到2022年,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教育发展成果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5%,初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8%,初中阶段教育巩固率达到98.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全面实现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目标,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围绕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重点是实施好“六大工程”。
二、重点计划
(一)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
1、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力争5年内每个乡镇有1所合格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2、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规划发展 20所多元普惠幼儿园。
3、开展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互通有无,互相促进,大幅提升保教质量。
(二)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
1、继续加大投入,提升学校硬件建设水平。完成2018年的46个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推动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的优质均衡发展。缓解城内入学难和大班额问题。
2、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加大农村学校旱厕改造力度,5年内对所有农村学校的旱厕进行改造,确保每一所学校都使用生态卫生厕所。
3、对农村学校燃煤锅炉进行“煤改电”供热改造,全面实现环保供暖。
4、为县域内所有寄宿制学校建设洗浴澡堂,全面改善广大师生的生活条件。
5、科学优化布局,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包括教学点),科学优化布局农村薄弱学校尤其是村级教学点的标准化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全面发展上来,全面提高全县整体教育质量水平,让乡村的孩子不出村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三)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工程。
1、实施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组建 “职教圆梦班”,确保每一位困难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让农村孩子在天镇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到一技之长,走上就业、创业发家致富的道路。
2、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抓好当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四)实施教师队伍提质工程。
1、提升乡村教师队伍素质。加强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为提升全县农村教育质量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2、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并向乡村倾斜,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走教支教计划。
3、建立教师队伍长效补充机制,每年根据实际需要,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特岗教师50—100名,全面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五)实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程。
1、大力实施“三通两平台”信息化工程,确保每个教学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
2、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城乡协同教研、教学,推动全县农村学校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个乡村学校。
(六)推进教育扶贫工程。
1、全面落实教育资助惠民政策。积极落实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 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高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免学费政策、大学生助学贷款和贫困家庭学生入学资助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2、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继续加大对贫困弱势群体及薄弱学校、教学点的帮扶力度,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
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