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镇县政府部门共性权力权责清单(8项)
序号 |
职权 类型 |
职权名称 |
职权依据 |
责任事项 |
责任事项依据 |
备注 |
|
项目 |
子项 |
||||||
1 |
行政处罚 |
对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处罚 |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 |
1.立案责任:对检查发现、举报、移交的被许可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违法案件,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对已经立案的案件,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收集相关证据,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3.审查责任: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案情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处罚时,由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通知当事人,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 5.决定责任:根据审理情况决定是否行政处罚。依法需要给予警告的,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依据和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 6.送达责任:当场交付当事人或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法定时限内送达。 7.执行责任:让当事人签写送达回执,书面警告附在卷宗中。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监督审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条、第四十四条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2 |
行政处罚 |
对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处罚 |
【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 |
1.立案责任:对检查发现、举报、移交的被许可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违法案件,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对已经立案的案件,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收集相关证据,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3.审查责任:对案件违法事实、证据、调查取证程序、法律适用、处罚种类和幅度、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理由等方面进行审查,提出处理意见。对案情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处罚时,由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4.告知责任: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制作《行政处罚告知书》,符合听证条件的制作《听证告知书》,通知当事人,告知当事人享有陈述、申辩、要求听证的权利。 5.决定责任:根据审理情况决定是否行政处罚。依法需要给予警告的,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违法事实和证据、处罚依据和内容、履行方式和期限、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等内容。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6.送达责任:当场交付当事人或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法定时限内送达。 7.执行责任:监督当事人履行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的,发出催缴通知,加收罚款滞纳金,再不履行的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给予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的依法吊销。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说明财产安全事项的,监督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8.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许可法》第七十九条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六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一条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3 |
行政强制 |
抽样 取证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
1.调查责任: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收集相关证据,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2.决定责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决定。 3.送达责任:行政强制决定书在法定时限内送达。 4.执行责任:通知当事人或见证人到场,开具物品清单,制作笔录并签名盖章。收集的证据符合证据规则。将样品送检。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第五十二条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4 |
行政强制 |
加处 罚款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 |
1.催告责任:书面告知当事人加处罚款的标准和给付方式、履行期限,以及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 2.决定责任:以书面形式作出,载明强制执行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等,并依法送达。 3.执行责任: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上缴国库或者划入财政专户。 4.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九条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5 |
行政强制 |
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
1.调查责任: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收集相关证据,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2.决定责任:符合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3.送达责任:制作先行登记保存证据决定书,告知应遵守的义务,在法定时限内送达。 4.执行责任:当场清点,登记造册,开具清单,并予以封存固定,制作现场笔录。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期间,必须对登记保存的物品进行妥善保管,以保证物品的完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损毁或转移证据。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转入行政处罚程序、采取其他措施或解除强制。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6 |
其他权力 |
行政 复议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 |
1.受理责任:公示应当提交的材料,一次性告知补正材料,受理(不予受理应当告知理由)口头或书面申请。不属于本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人错列被申请人的,告知申请人变更被申请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表述不清楚的,自收到该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补正,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2.审理责任:对具体行政行为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5日内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2名以上人员审理,调查取证时,不少于2人,并出示证件。为申请人、第三人查阅有关材料提供必要条件。 3.决定责任:审理人员对具体行政行为提出意见,报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按法定期限作出决定。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对涉及行政赔偿的,一并处理。和解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应当准许。 4.送达责任:按法定时限送达。 5.事后监管责任:按照职责权限,督促行政复议决定正确履行。 6.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499号)第三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四十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7 |
其他权力 |
行政 检查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
1.检查责任:根据职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制作笔录。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收集相关证据,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不妨碍被检查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收受被检查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2.处置责任:依法告知当事人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及处理意见,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发现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停止建造、安装和使用单位立即改正。记录存档。 3.移送责任: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应当按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4.事后监管责任:对检查情况进行汇总、分类、归档备查,公布检查结果,并跟踪复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5.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履行的责任。 |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八条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
8 |
其他权力 |
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 |
1.调查责任:进行调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调查时应出示执法证件,收集相关证据,允许当事人辩解陈述,执法人员应保守有关秘密。 2.决定责任:作出决定,要求当事人责令改正的违法行为应该明确、具体,有针对性。 3.送达责任:将责令改正书书面通知在法定时限内送达。 |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七条 《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七条 |
县政府有关部门共同行使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